11月25日下午,在厦门大学科中心一楼展厅,一场激烈的创意讨论正在暗戳戳的进行着,由郑灵翔(厦门大学教授级高工)、孙建国(厦门大学副教授)、杨伟杰(设计师)为大家分享了如何在短时间内设计冲刺,快速的验证创意。
现场参与的不仅有技术工作者,设计工作者,IT工作者,还有各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
现场直击
首先,假如你还不熟悉设计冲刺,请先移步到设计冲刺工具站了解一番。简单来说,设计冲刺是一个五步骤的框架,通过快速的原型制作和用户测试来解答那些至关重要的商业问题。 孙建国老师提出产品设计的三种方法:
1.lead-first :
要推测客户需求, 产生创意-过滤坏创意-微调好创意,在这一步骤下,产品的成功率是10%--20%。
2.Need-first:
听取客户之声,揭示客户需求,确 定优先顺序,然后产生创意,成功率为20%--30%。
3.Job-first:
产品的本质围绕需求来开发产品,产品的目的是为了完成任务。
活动现场随机5人组成团队,就解决老人与儿童的需求,提出创意进讨论,小组内同学在便利贴上记下自己的创意,阐述自己的想法,经过共同讨论,快速的筛选1-2个较正确的创意点,通过和利益相关者的交流确保他们理解设计冲刺的价值。
接着每组十分钟做场演示,或者口述。
Design Sprint作为快速解决并验证创意问题的利器,在现场活动中,大家经历了提问—理解问题—发散方案—决定—原型—展示等环节,逐步明确了在准备设计冲刺的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并决定了对应的解决方案。
在各小组讨论完并依次提出创意想法后,孙建国和郑灵翔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并列举很多相关案例帮助大家进行思维开拓。
总结:为什么要Design sprint?
如果你正需要为你的产品或者项目做出一个重要的决定,比如新增一个功能或者是改进现有的概念,设计冲刺可以很好地帮助团队快速达成一致的进展。让错误的创意快速失败,避免在产品投入到市场后发现错误带来的损失。
设计冲刺不能确保你的产品会在市场中取得成功。但是设计冲刺一定可以帮助你节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通过制作产品原型这样的轻型手段来找到那些通常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才能得出的解决方案。甚至如果你在冲刺的过程中发现整体的方向有问题,你也可以在短短的几天之内调整前进的方向从而节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
如何做Design sprint?
让冲刺团队尽量的多元化:不同的角色、性别、背景、职位级别以及其他有助于使设计冲刺多元化的因素。就像活动现场,小组内擅长不同专业的组员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从不同角度给予建议。
谷歌的 CEO 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说的:「无论你是在建立公司还是在领导国家,多元化的意见、背景和经验可以引出更好的讨论、更好的决定和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更好的结果。
Design sprint的目的是什么?
设计冲刺社区的目的是避免创意设计停留在Idea first,因为这样,产品的成功率在10%-20%,产品极易失败,要多讨论,在产品推出前多检测验证,提高推广出去后的成功率。
在厦大组织的Design sprint旨在传播更好的产品设计理念,通过组织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和积累经验,帮助更多的组织和个人解决设计和创新创意问题。
-End-